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

[Ina碎碎念]Part06 實價登錄實不實?



最近呢,有些朋友常常會來詢問價錢的問題。
Ina要再次的聲明,關於價錢一事,Ina不會提供任何的數字。
關於價錢一事,是每個買房的人都應該要做的功課。
最為基本的呢,就是上實價登錄網站查詢啦。

但,又有些朋友來問說:實價登錄,為什麼價格都差那麼多呢?
就讓Ina淺談一下實價登錄這東西吧!



首先,關於實價登錄,一定要知道的這個官方網站:
內政部:::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

進入實價登錄網站後,點選不動產買賣即可開始查詢實價。

Ina的習慣上,會點開多條件,可以再更精確的搜尋出預定的建案。


以此搜尋為例,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建案。


這建案,可說是高雄指標性的大樓。
Ina也有幸住了幾天,也因此認識了不少的大人物。

這是今年度的其中一件交易資料,可以給大家參考。

也可以點選交易明細,但只會有坪數的詳細資料,Ina通常不會去點選。


那麼,上圖右邊這部分呢,就是Ina今天要分享的主題內容啦。


從上面這張圖中呢,我們就可以判讀出建案的平均單價囉。

由於2010年,個資法的上路,所以無法公開交易案件的詳細門牌。
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上圖中,找出蛛絲馬跡。(/・ω・)/

首先,詳細建案
要知道一棟建案的資料呢,就得先找到正確的建案才行。
但由於門牌號碼只有區段,所以我們得輔以其他的資料來做判斷。
那便是屋齡樓高囉。♡(*´∀`*)人(*´∀`*)♡

基本上,透過屋齡、樓高、區段三點,就可以判斷出這個資料屬於哪一棟大樓。
像是Ina圖例中的這一棟大樓,樓高41樓的純住宅大樓。
基本上,一看就知道是位於漢神百貨本館前的那一棟大樓。

但要注意的是,由於之前Ina分享過的原因呢,很多大樓都是以15樓為主
這就要以門牌區段與屋齡來做判斷囉。(๑•̀ㅂ•́)و✧


另外,要注意的是:
從實價登錄的網站中呢,可以看到登錄的大樓案都是以總坪數與總價下去除開的
有發現問題了嗎?━━━━(゜∀゜三゜∀゜)━━━━!!??

很多建案呢,建商都會將空屋售價壓低,藉以製造出低單價的假象。
但另一方面,車位卻又開高高,而且又是不二價
衝著現在市區車位一位難求的窘境,利用車位拉高總價。
Ina曾經分享過的建案,甚至有開到200萬的例子。
若以車+房的總價來除以總坪數,就會發現單價並不會比別人低。

關於這個問題呢,銷售總是會說:
但是我們車位土地持分高;
那麼…借問您,台灣有幾棟大樓是住到已經不能再住,非打掉不可的呢?又是屋齡幾年了呢?
要知道,土地持分這東西,只有在賣掉整棟大樓時,才會有其效益存在。
其他時候,只是徒增房屋稅金罷了…╮(╯∀╰)╭


還有一點就是,很多人都會說呢:
為什麼同一個建案,就有單價上的差異?

Ina想要借問您:請問您有點開來看過交易內容嗎?
基本上,幾乎所有的大樓都有樓層的價差
二樓的售價與14樓的售價是不可能一樣的。
有些時候,一個樓層的單價價差可以差到3,000~5,000。
2~14樓的單價價差就來到了3.6~6萬的價差。
不管是中古屋還是新成屋,都會有樓層上的價差。
其中又以新成屋最為明顯。
還有不少是實價登錄上看不到的東西
比方說:裝潢家電家具冷氣格局變更座向面路與否面綠地與否
這些通通都是實價登錄看不到的東西。
若以豪宅來說,更是多以毛胚屋為主,或是近來流行的無隔間設計,這些在裝潢上,都會有額外的費用支出。
每個人的作法、喜好都不一樣,支出也會不同。
屆時反映在在中古屋的售價上,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堅持。

就是同一區呢,也會因靠近市區與否而有差別。
試問,同樣鼓山區,壽山水泥廠旁與農十六、美術館的售價會一樣嗎?


還有一點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。
買過房的人都知道,一般來說,通常新成屋的銀行貸款只能做到八成。
而路上卻有很多的建商膽敢打出10萬交屋、20萬交屋、30萬交屋…
這其中都有透過特殊的操作,才能讓銀行願意多貸一些錢。
而反映在實價登錄上,又是個浮報數字。
Ina本身不是很認同這種做法,有種為了賣房子就不管後續問題的感覺。
事實上,據Ina所知,市場上就有一建商慣用超低自備款的方式交屋。
而後續衍生的問題是,至少有三棟販賣中的建案有人舉槍自盡、跳樓、跳樓重傷。
這都是後續衍生的問題。

另外還有些建商,會在新成屋開賣之前,以高於市價的行情,先行將新屋轉售給股東、廠商、下包、親朋好友…等。
上演自己人賣給自己人,拉高實價登錄的情形。
這兩天的新聞,位於農十六的某棟竹筍大樓,今年十一月才要開賣,去年底已經有一筆交易出現,且遠高於市場行情,直逼高雄公認的第一豪宅單價。
這其中都是一些操作手法。


所以囉,實價登錄實不實?

Ina認為呢,實價登錄只能當作參考。且實價登錄最大的問題是,上線的時間太慢。
如上一段所述,去年12月的交易,今年九月才上線。
正如正腐的效率一般,有口皆悲。
對於新成屋的買賣,還是要平時就多做功課才是。


Ina也在此重申,Ina不會提供任何的價格數字給人。
若是報了個數字,您買便宜了,那麼兩大歡喜。
若是報了個數字,您買到貴了,那麼Ina大概會被怨死。
Ina的問答,未收取過任何人的一毛錢。
也因此,只會給個大方向。
對於售價合理數字,是所有買家必須要做的功課!


以上就是這一集的Ina碎碎念。
歡迎大家再來訊一起討論。


對Ina的介紹有不懂的地方,或是有問題要問Ina,
可以加入Ina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naforlife/
或是加入Ina的Line@好友唷:http://line.me/ti/p/%40gxp8840p

有任何看不懂的地方,或是有冒犯的地方,或是有哪裡需要補充的,或是要幫Ina更新報價資料的…等等,都歡迎來訊討論唷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